浏览数量:384 作者:南京市第一中学马群分校 发布时间: 2023-09-27 来源:本站
丹桂九月,盈香十里。为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达成“上好每一堂课,成就每一个人”的新目标,本学期,一中思益从学校、学科组、教师多维度出发,开展不同类型的公开研讨课,聚焦核心主题,加强教学研磨,提高课堂实效,打造精品“思益课堂”。
立足课堂展风采,示范引领共芬芳
首先由骨干教师开设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让全体教师在交流与学习、听评与反思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助力各阶段教师共同成长。
我校语文学科张华举老师、英语学科徐丹老师以及德法学科张超老师率先垂范,为本次活动拉开序幕。
三位骨干教师精心备课,深挖教材,授课各具特色,课堂精彩纷呈,以其精妙的教学设计、娴熟的教学技能以及驾驭课堂的智慧为全校教师呈现了三堂高水准的示范课。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一睹名师风采!
张华举
【个人简介】市学科带头人,现任南京市第一中学思益学校语文教师。省级课题核心成员,市级课题主持人,发表多篇论文。所带班级获南京市先进班集体。
【精彩课堂】
张华举老师把传统的课文学习融入到生活场景中,采用为藤野先生制作相册的方式,在制作相册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人物。学习任务明确,设计精巧,课堂流畅,浑然天成。课堂上,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对重点文段的品读,朗读方法多样,引导到位,声情并茂,课堂极富感染力。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高,主体地位突出,对课文的理解有深度,有高度,课堂效果好。
徐丹
【个人简介】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精彩课堂】
徐丹老师这节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Teenage Problems的写作板块。本节课设计从单元整体角度出发,围绕problem & suggestions展开,主线清晰,任务明确,亮点突出。在本单元第一课时,Welcome to the unit的部分,搜集并留下学生目前所存在的烦恼。在写作前展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以此为契机,引入本节课写作任务,解决同学所存在的问题,写作任务真实,有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及表达的欲望。借助Reading板块和Integrated skills板块青少年工作者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帮助学生回忆解决常见青少年烦恼的方法和句型,为写作的内容产出做铺垫。再次,通过分析写作板块范文,帮助学生分析写作回信的结构,搭建写作框架。本节课的回信根据阅读板块学生各自写的自己烦恼,相互给出建议,增加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并体现写作的真实性,引导学生用英语解决真实问题,真正实现了核心素养落地。
张超
【个人简介】栖霞区学科教学带头人、教学先进个人,现任南京市第一中学思益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开设多节市、区公开课,发表多篇论文。
【精彩课堂】
课上,张超老师首先以“我是谁”作为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认识自我”的关注。进而通过老子的名言和古希腊神庙箴言告知学生认识自己的重要。在探究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这一问题上,张超老师选取了两则案例,引导学生从对“自我”和对“他人”两个角度去深入思考,生成结论。在带领学生明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课堂马上过渡到“怎么办”,即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式。在这一教学重点上,张老师设计了两个环节。首先让学生完成一个“自我画像”——用五句话来描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角度进行归类。第二环节是公布课前“班级最受欢迎的人”的调查结果,进而学生反馈对该生的评价结果,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明确他人评价是认识自我的又一重要方式。紧接着,张老师追问“当事人”,如何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从师生的一段对话中生成学科知识。课堂最后,张超老师以一段即兴演说告知学生,认识自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过程,只有通过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才可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研韵飘香香如故,拾级而上共成长。本次活动的开展,既为骨干教师提供了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又为全体教师们创造了交流、研学的机会,特别是给青年教师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让我们追随骨干教师的脚步,探寻教育的真谛,感受教学的艺术魅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上好每一节堂课
厚德求真,启思增益
成就每一个人
成全学生,成就自我
来稿:教科室
一审:潘金
二审:丁大任
三审:何娴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第一中学思益学校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868号 苏ICP备110508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