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绿评筑基育英才,栖霞教育谱新篇——南京市栖霞区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绿色评价论坛成功举办

浏览数量:2     作者:南京市第一中学思益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1-03      来源:本站

2024年12月31日,由南京师范大学与栖霞区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示范区”系列活动之一——南京市栖霞区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绿色评价论坛,在南京市第一中学思益学校五楼报告厅圆满举行。此次论坛旨在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探索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的绿色评价路径,为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论坛于当日13时30分准时开幕,栖霞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向忠,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刘莉莉,栖霞区教育局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徐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张新平,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彭钢,南京师范大学高品质研究院执行院长叶忠,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师教育研究部副部长汪茂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评价教研员周世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书记、校长吕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姚继军以及栖霞区中小学分管教学校长与教务主任等来自教育领域的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基础教育绿色评价的内涵、指标体系和发展路径。本次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建主持。

论坛伊始,南京师范大学高品质研究院执行院长叶忠发表了致辞。叶院长介绍了基础教育绿色评价项目的研究背景及评价难题,强调了教育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绿色评价在推动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明确了本次论坛旨在就评价改革推进向专家取经研讨。

随后,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师教育研究部副部长汪茂华作了题为《上海绿色指标和相关政策解读》的主旨报告,详细阐述了上海在绿色评价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结合近10年上海不同层面(省市区校)评价结果反馈,针对上海市中小学教师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介绍了上海绿色评价工作的发展历程、开展原因、评价内容、测评工具及结果运用等相关情况。汪副部长最终强调绿色指标是一种服务,是一种评价,更是一种评价研究,绿色指标关注基于证据的分析与改进,需要与时俱进的持续推进和增效发展。

中场休息后,论坛进入了专家论坛环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姚继军主持了该环节,并邀请了两位专家进行分享。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书记、校长吕捷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分享了《上海绿色指标评价在学校的使用》。吕校长的报告聚焦于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如何将“绿色指标”这一评价体系有效融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实践中,不仅体现了学校对教育质量的全面追求,也彰显了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教育评价改革的积极探索。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评价教研员周世科则结合江苏省的调查研究实践,介绍了《基于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跟进式循证改革探索》的经验和成果。周世科教研员对教育领域的评价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框架下,通过循证方法推动教学改革,这一报告展现了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教育改革的深刻理解。

专家们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分享了宝贵的见解和建议,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在专家与谈环节,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新平和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彭钢就基础教育绿色评价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两位专家针对先前的两个讲座内容,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就绿色评价的内涵、指标体系构建、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强调了,绿色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公平与质量,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引领高品质教育的发展。

论坛最后,栖霞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向忠发表了讲话。他首先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和积极参与。此次论坛为栖霞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区域教育的绿色评价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他表示,栖霞区教育局将继续加强与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区域教育的高品质发展。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也为栖霞区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绿色评价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南京市第一中学思益学校作为承办方,为此次论坛的顺利举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未来,学校将继续积极参与和支持各类教育论坛和活动,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概况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第一中学思益学校
备案图标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868号  苏ICP备110508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