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4 作者:南京市第一中学马群分校 发布时间: 2022-01-04 来源:本站
2021年中考无论是对初三毕业生还是对初三任课教师来说都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作为毕业班的语文老师,我更是诚惶诚恐,好在付出终见成效,中考结果也得到了校领导和家长、学生的认可。现将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迅速转变角色,认真工作
开学之际,随着两位主任地相继因工离去,又因为我本人还兼任初三年级组组长、语文教研组组长和初三(6)班地语文教学工作,深感重任在肩,不敢有丝毫懈怠!常常忙完初三的各项工作,赶紧又跑到二楼处理教学处的工作。在各项工作的不停转换中,我始终自觉做到“三不”:不计较工作时间长,不计较工作任务重,不计较做的事情多。我们这届初三晚自习启动早,作为学校中层,初三领导小组成员,我也参与到值班工作中,经常一周有多天21:00才能离开校园。初三的周六补课,我也总是把自己的课务排到最后,早晨7:20前一定赶到学校,在解决好老师的早餐后,全程参与到周六初三的管理中。。
二、研究中考,钻研教材
认真研究教材,现在的语文中考很多的命题出处都来自教材,所以我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就会特别留意教材中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每一道练习题都通过细致的讲解让学生知道考察的知识点,同时针对现在中考更多的注重情境化的命题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经常设计学生适合参与、感兴趣的各种情境,这样学生每每在语文学习中都能感觉到有收获。这样做,不仅让他们开拓了视野,也让学生们增加了写作素材。注重课堂教学效果,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注重点,突破难点。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动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自己学习尝试的一些方法,被实践证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我根据六班的情况进行改良推进,比如早读时的pk默写,分吊打式和势均力敌式,获胜的学生会有作业免写券,学生带着任务早读,带着期待早读,这样早读的有效性就得到了保证。
毕业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我还是想让学生在百忙之中,有那么一点“闲”,在遇到戏剧单元或者语文综合性活动单元,我会根据进度,空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或现场辩论一下,偶尔也会让学生借助诗歌对自己的初三生活“吐槽”一下。印象深刻的是,发现学生对吃比较感兴趣后,一次作文练习,我就让他们写自己最喜爱的一种美食,优秀的作文还在课堂上给他们展示了,结果中考时,作文居然考的就是“人间烟火”,记得中考语文结束后,学生就兴高采烈的说用了之前写的作文。得益于作文的有两位同学,一位平时只能考70多分的同学,考了90分;一位平时勉强60分的同学考了85分。两位同学和他们的家长都在得知成绩的第一时间给我发了短信表示感谢。
四、加强教学研讨,瞄准方向
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一个团队的智慧是无限的。每周四的语文组集体备课,就是智慧的碰撞,能量的积累,语文组四位老师,经常就一节作文课、一个复习专题、一个知识点进行讨论和交流,每一份复习资料都经过审核然后放到全年级使用,后期的古诗整理、字词整理、备考锦囊等都是分工合作的成果。所以,最后的语文整体成绩也在区里取得了很大进步,获得了语文研训员的表扬。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第一中学思益学校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868号 苏ICP备110508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