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30 作者:南京市第一中学马群分校 发布时间: 2023-07-07 来源:本站
市师德先进个人候选人——王静宜老师
春来秋往,自南京一中思益学校与南京一中合作办学,已经九年有余,王静宜老师作为学校合作办学后第一批入职的教师,见证了九年间学校的成长与发展。她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正如她所说: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无悔青春,不负韶华。
一、一位一线教育人的坚持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王静宜老师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学校生物老师短缺,她主动承担起党员教师的责任,不计得失,几乎年年超工作量工作。除了生物教师这一本职工作外,王静宜老师担任了五年生物组教研组长、五年班主任工作、五年科室工作和学校社团负责人,在多种角色中,她不曾懈怠。2022年,在一次体检中,她查出肺部有一个高危结节,医生建议立刻切除。她想着小中考临近,班级新课还没有结束,组里老师短缺,代课负担重,科室工作繁忙,手上还有个项目没有来得及申报。手术完成后,短暂休养,她又立刻投入了工作岗位。以大局为重,以学校的发展为先,是她工作的首要原则。王静宜老师教学业绩突出,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曾获得栖霞区优秀青年教师,栖霞区初中生物教师基本功一等奖和优质课一等奖。面对学校保障房片区的学生生源,她秉持着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信念,经常利用课间、放学后的时间为学生补习,多年来,她所带班级生物小中考合格率一直在97%以上,在同年级处于前列。她关心学生,在当班主任期间,她对班里每一个孩子的生日都了如指掌,每当孩子们过生日时,她都在班级里举行一个小小的庆祝仪式。对于学生而言,她不仅仅是学识渊博的生物老师,严格要求的班主任老师,更像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大姐姐,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担当展现新作为。王静宜老师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党的理论知识,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时刻谨记党员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在王静宜老师满30岁生日的时候,她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官网上申请成功,成为第1248771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用她自己的话说:在30岁的这天,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生命因短暂而珍贵,更因奉献而美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身体力行的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是对学生最好的生命教育。2020年起,南京施行垃圾分类制度,她带领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宣传,又与学生远赴高淳,探访厨余垃圾处理工厂,使得“垃圾是错放的资源”观念深入孩子的心中。2018年她获得栖霞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她获得栖霞区家长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她通过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来履行对社会责任的认同感,展现党员担当。
三、一个德育工作者的坚守
在九年的工作时间里,王静宜老师连续担任了五年班主任工作,五年德育处副主任一职,常年工作在德育工作的第一线。犹记得六年前,她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她刚刚获得栖霞区优秀班主任的荣誉。这时学校的领导找到她,想让她接手新初二的一个班级。这个班级在学校“赫赫有名”,成绩倒数,有很多“问题学生”,一年来已经陆续换了两名班主任老师,都没能坚持下去。听到这个工作安排,她也有些犹豫:“我能做好这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吗?我能教育好这样的学生吗?”但是转念一想,所谓的“问题学生”,也不过是一群在青春期迷茫着的孩子们,她没有再犹豫。两年时间过得很快,从一个全校倒数的班级,到中考超额完成区里的各项指标。从一个多人屡次违反校规的班级,到一个常规优秀,班风和谐的大集体,她没有辜负学校的信任,也没有违背自己德育人的初心:平等的要求和尊重每一个孩子。2018年,她进入学校德育处,担任德育处副主任一职。任职期间,她认真学习德育理论知识,积极探索德育路径。2020年她主持的南京市“十三五”规划德育课题顺利开题,学校多名班主任老师参与其中。研究期间,共有数十篇案例、论文顺利获奖和发表,为学校德育团队发展和德育品质提升贡献力量。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在教师这一平凡岗位上,即使风雨兼程,也要一往无前,洒下耕耘的汗水,收获丰硕的果实。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第一中学思益学校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868号 苏ICP备11050898号-3